2008年7月4日星期五

妙法蓮花經觀音菩薩普門品講經

夏威夷檀香山宏恩法師講
此時三個字中有經提和品題。前五個字是經題,后八個字是品題。因爲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妙法蓮花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,何以此品特別單行流通呢?次因觀音菩薩與此界衆生特別有緣,應化事跡特別多,所謂“三十二應遍塵刹,百千萬劫化閻浮。
妙法蓮花經的“妙”字具有四義:
1, 巧妙:此經能以巧妙的方法說出如來一代時教無非是開方便門,示真實道,令三乘人皆歸一佛乘,所謂開權顯實之巧妙。
2, 勝妙:此經能顯示諸佛之自在神力與秘密寶藏爲諸經之王,所謂宣示顯說之勝妙。
3, 微妙:此經乃顯示一乘實像之妙法,是万德具備事理圓融。所謂眾德圓滿之微妙。
4, 絕妙,此經所說一佛懲治打法,是不離言説絕對待,非衆生思量分別所能及。
到底此妙法是指什麽呢?“法”一般所謂法就是指山河大地世界國土,依正果報,世出世法,色法,心法,衆生法三种。而此三法之本體原是無差別的。妙就妙在此無差別。所謂: 心,佛,衆生三無差別。
如何無差別呢?
㈠新法:此心非指我們的肉團心(心臟),也不是指對環境起分別的妄想心,乃是指人人本具不剩不滅的真心。此心竪窮三際,橫遍十方,盡虛空,遍法捷,超越時間空間的。如楞嚴經七処所徵之心,與七番所顯之見性。它是能包一切法,有超乎一切法,上至四聖,下及六飯,無不從此心生。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,心滅則種種法滅。可知從外無法,法外無心,心為万法這本体。儅我們的心起一念惡,就是三惡道之因,;心起一念善,就是三善道的因。心起一念慈悲平等,就是佛菩薩的因。心起一念空,就是二乘音,由因感果而成十法捷,所以形成十法界。此乃事理不二,理上具足自有事相的形成。可見此心包羅萬象,實在不可思議。它為染淨所依,而不為染淨所撰。如水隨寒氣之緣而結成冰,隨暖氣之緣又融為水。此乃心法之妙,無論衆生與佛都在此心中。
㈡ 衆生法:眾生如果能識得此一真心,當下可以圓証無上菩提與佛無別,無奈衆生無始以來迷昧本心,隨境分別,造種種業,輪轉于生死道中,不知回頭是岸。如《楞嚴經》云:“則知汝心,本妙明淨,汝自迷悶,喪本輪回,於生死中常被漂溺。”但是衆生雖迷本心,似失非失,本具佛性,毫無減少,所以釋迦佛初成道時,讚嘆說:“奇哉!奇哉!大地衆生皆有,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証得。若離妄想稚拙,無師智,自然智,悉皆現前。”須知衆生雖錯用分別,將智慧埋沒故有煩惱,但煩惱性空,其體既是智慧。衆生雖由身口意造種種業,招來生輪回之苦,但此業感緣起發黨體即空,所謂“因緣和合虛妄有生,因緣別離虛妄命滅,可知從緣而生不是真生,從緣而滅不是真滅,其不生不滅的便是真心妙法,所以能悟徹此心,煩惱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,不須他求,當下就是佛。可見衆生法中,無不離佛法之妙也。
㈢佛法
佛視覺的意思,就是指覺悟。此人人本具的真心。佛所覺悟的,就是衆生所迷惑的。衆生所迷惑的就是佛所覺悟得因此真心是凡聖同一体。佛心與衆生無差別的,所差別的是在於對此心之迷與悟而已。乃至一切諸法亦不離此心。所謂“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。”本經就是在啓示真心之妙法,此妙法就是佛法。然,佛所覺悟之法,就是衆生本具的佛性。一切衆生皆有佛性,皆可成佛。可惜凡夫之心處處著有,而成聖人處處著空。……

没有评论: